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正文

“美丽中国·翼起行动”空中绿盾环保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机电工程系 | 作者:郑星 袁祎 | 编辑:史曙 | 点击量: | 发布日期:2025-09-09】

为深化“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时代内涵,引导青年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机电工程系空中绿盾环保实践团充分发挥无人机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创新优势,展现学院“空中绿盾”志愿服务品牌的社会价值,暑期赴日照市、威海市、淄博市多地广泛开展绿色科考、生态环保宣讲、生态文明实践等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环境保护、海岸线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自觉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打卡环保基地,深化思想共识。7月10日,团队赴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亚太森博生态文明科普展厅开展绿色科考。在展厅内,同学们通过聆听专业讲解、观看先进设备模型和互动多媒体展示,系统了解了现代造纸工业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深刻感知到企业在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7月11日,团队赴山东日照傅疃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参观调研。师生们通过实地勘察、观察鸟类习性、学习植被保护措施等,深入了解湿地公园作为“淡水与海水混合交融处”的独特生态系统及其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重要功能。看到这里通过“河道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水岸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从昔日生态功能受损区域到如今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净土”、水质提升至Ⅲ类、保育动植物700余种的转变,更坚定了同学们用所学专业知识守护绿色家园的决心。

打造美丽海湾,我们共同行动。实践团充分发挥无人机巡查优势,联合威海华益公益服务中心在威海市、日照市开展海岸线无人机环保巡查、海洋垃圾净滩、沿线居民环保意识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科技赋能、源头介入、治教结合,切实缓解基层边远海岸线存在的“人难走、路难进”生态难题。实践团对威海市、日照市区域海岸线进行环保巡查,利用无人机开展海岸线巡查累计128公里,发现标定海岸线垃圾堆等污染问题84处,推动护海工作从“人+工具”的传统模式向“机器+数据”的智能模式转变。

绘就绿色社区,共建美丽中国。实践团将无人机技术用于社区污染源发现、治理、监督全过程,在淄博、威海、日照等地的13个社区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科普宣讲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开展无人机环境巡查、社区白墙环保彩绘等治理行动。实践期间,团队累计发现各类环境问题73处,并通过“科技+环保”的创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环境治理的效率和精度,展现了科技赋能环境治理的广阔前景。

此次“美丽中国·翼起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空中绿盾环保实践团将无人机技术创新的优势与生态保护的迫切需求深度融合,不仅展现了科技赋能环境治理的精准高效,更在躬身实践中传递了青春护绿的温度。学子们用脚步丈量海岸线,用智慧绘就社区绿色画卷,将课堂所学服务于社会所需,深刻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审核:殷镜波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