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水利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现场会。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光作典型发言,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对我省水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山东抢抓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重大机遇,认真落实“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聚力打造以实体工程为基础、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的数字孪生水网,努力用数字化手段管好每一条河、每一方水、每一级水网、每一处工程。
一、围绕水网协同融合,探索智慧管理实现路径
在近三年投资2230亿元,加快完善省级水网工程体系的同时,坚持数字水网与物理水网“两网共建”、机构管理与智慧管理“双管齐下”,经中央编办批准,率先组建副厅级规格的省级水网运行调度中心,核定事业编制823名;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省级水网统一调度管理工作,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实施意见。围绕“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省级水网布局,明确构建“三网四感知”数字孪生水网总路径。注重互联融合,统筹工程水网与自然水网、区域水网与流域水网、水资源配置网与防洪调度网,实现多业务目标联合调度、多层级用户协同联动。注重共建共享,坚持省级统筹、市县共享,构建统一标准的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和卫星遥感支撑平台,推动一地创新、全省共用。注重应用至上,推动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耦合贯通,持续迭代升级业务模块,提升多业务“四预”能力。
二、围绕水网精准调控,搭建省级运行调度平台
以“一轴三环”为重点,集成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骨干调水工程运行系统,建设省级调度平台,初步实现物理水网数字化映射、水网运行动态化感知、计划执行可视化监督、水网调度智慧化决策,省级骨干水网年均调引水量达到17.7亿立方米。
三、围绕水网蓄泄兼筹,打造防洪调度支持系统
以“七纵九横”为重点,在大汶河、沂沭河、小清河等流域率先建成防洪联合调度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实现雨情洪水提前预报、过程实时监测、险情灾情及时掌握。其中,大汶河、沂沭河形成“10天预判—3天预警—24小时预报”机制,主要断面预报精度达到85%以上,小清河实现“分钟级”洪水预报。加快构建雨水情“三道防线”,打造“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
四、围绕水网安全可靠,构筑智能运行管理矩阵
以“两湖多库”为重点,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及时发现并消除水网工程安全隐患。完成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省域试点建设任务,搭建全省水库矩阵平台,建立水库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2104座重点水库建成大坝安全自动监测设施,小型水库全面实现溃坝风险的实时监测分析。2024年定向发布大坝安全预警1761次,节省人工巡查1.3万人次。开发调水工程综合预警平台,实时汇集无人机巡检、视频识别、工业听诊等预警信息,运用AI分析精准定位、跟踪处置,上个调水年度推送并处理管道漏水、机组超温等预警信息2.4万条。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加快构建“智水齐鲁”数字孪生水网,全力提升水网运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