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工作室 >> 科普教育 >> 科普课堂 >> 正文

水与民俗 |龙腾苗疆 船舞盛世-苗族龙船节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5-26 [来源]: [浏览次数]:

农历五月,汉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居住在贵州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汉族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龙船节却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龙船节苗语叫"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龙船节一般在清水江上举行,清水江穿过凯里又名龙头江,每年农历五月,居住于此的苗族人民都要在这里欢度龙船节。

图源 深圳特区报

(一)节日传说

相传过去江河边住着一个名叫保的苗家渔民,有一天他带着独子九保下河打鱼,突然风雨大作,一条龙跃出把九保拖进龙洞,于是保潜水进龙洞救子,却发现恶龙已把他儿子杀死并当作枕头,就决心为子报仇,于是放火烧死龙,龙洞的烟雾弥漫整个地区。之后是一连九天九夜天昏地暗,直至一个妇女带着孩子到江边濯衣,孩子把母亲的捶衣棒在水里划上划下边嬉戏边念着:“咚咚多!咚咚多!”,天上顿时云消雾散,太阳再出来,被烧死的恶龙也被发现漂浮在水面。各寨的人知道后便先后赶到江边分龙肉,最早发现并分得龙头是胜秉寨(另一说是龙头先分杀龙的保),施洞分到了龙尾,杨家寨只分得龙肠子。另一说法是杀龙和分龙肉后才风云变色,连日不开,直至小孩用捶衣棒拍打江水和模仿鼓声,天就亮了。

后来死去的龙托梦给苗人,叫他们行好,用杉树仿照它的身躯造成舟,在清水江、小江河一带模仿龙的动作划上几天,它就能兴云作雨,保他们五谷丰登。起初他们做几只龙船试划,果然遇有大雨,于是各寨纷纷仿效。众人本来商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初六举行龙船赛,但为免妨碍生产,各寨又互相协商划龙船的日子,最后决定胜平、平挑两寨于五月初五划船、平寨于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塘龙二十五、榕山十六、施洞的二十六日,这个次序就传世至今。

(二)龙船竞渡

龙舟从制作到开航试水,以至划前的准备,都有着严肃庄重的礼仪。在划龙舟前五、六天,苗民就要把龙船洗刷一新。至划龙舟前一至两天就会把母船和子船系为一体,并安上五彩龙头。在龙舟下水前,村民要先举行隆重的祭祀龙舟仪式,方抬下龙船,放入江中练习和比赛。

图源 新华社

赛龙舟那天的清晨举行的开划仪式,是把龙舟拖到河边沙滩上,在河边、缓口等有龙神之位的井边和沟边置方桌一张,桌脚绑去掉树叶和树皮的树枝、雨伞、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插三炷香,斟上三杯酒,以扫邪敬神,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立于沙滩,对着龙舟念祖源和龙的起源,并祭献贡品。这时穿长袍的巫师会站在桌旁,左手抓着白公鸡,右手不时抓米向龙舟抛撒,口念巫词祭龙神。念毕巫词就用右手握刀,一刀砍下鸡头,并把鸡抛向龙舟,祭龙仪式就完毕,划龙舟活动就开始了。由于苗族把龙舟赛的顺利进行视为来年丰收的开端,因此祭祀过程中有不少忌讳,如忌妇女上舟等。

竞渡前,乡亲们要给各龙舟赠送鸡、鸭、鹅、猪等禽畜作为礼品,这些礼品包括水手在节日期间每天三餐享用的酒肉,并有能书会算的“文化人”在船上专记下他们所送的礼品种类和数量。礼品会被放在船上或挂在船头,于是母船六舱的中四舱就会装载着礼品和竞渡水手食品。

每组龙舟共有桡手三四十名,舟上有鼓头、锣手、艄公、撑篙各一人,或站或坐于母船上;鼓头或称“龙船头”,由头面人物担任,一般从寨中大姓产生,负责猛烈击鼓,催促桡手奋勇向前冲刺,全船桡手都要听从鼓手指挥,按鼓声节奏挥桨划船。锣手由一男扮女装、衣着华丽、头戴苗家女银饰的十至十二岁男孩担任,应着鼓点节奏打锣。由懂水性的老人当负责掌舵的艄公,艄公以长桡片充舵桨,控制船向,并发出号令调节桡手用桡节律,指挥的重任也落在他身上。艄公和锣手一老一少,象征古代被恶龙拖下河死和潜水烧死恶龙的英雄父子。而撑篙则由力气好、识水性、年青力壮者站在船头担当。

桡手分别站在两条子船上,每条子船各十多至二十人。家中有妇女生小孩者不得当桡手。桡手们头戴插有凤尾银片的马尾斗笠,以示祈雨;身穿紫黑油亮的苗族盛装——紫青色土布对襟短衫,弓步兀立,并肩排列。桡手们都是站立用桡。 图源 新华社 开赛时、离寨时、归寨时都有专人负责在船上放土炮象征开赛的铳炮一声轰响,十几只龙舟如箭一般在江上破浪前进,千张桡桨齐飞,势如排山倒海;锣鼓只起助威、喧染气氛;两岸的人喊声雷动,群情鼎沸。按照传统巫术规矩,龙船在途中不得半途停顿或休息,必须一鼓作气划到终点;龙船调头后,艄公会分给桡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驱邪,然后一起投入江中。胜利者最后可得一面锦旗。

图源 新华社

赛事结束时,龙舟满载礼品缓缓而去,亲友们挥手互别。桡手们则高歌,期待来年再相会。各村寨会挑一只全村最肥大的猪,宰来酬谢全村对龙船节的支援,全寨大排酒席,一起聚餐。聚餐除了酬谢桡手和村民支持之外,还有互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义。

(三)结语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作竞渡游戏,以之娱神乐人。

在两湖地区,赛龙舟与祭屈原是紧密相关的;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各民族、各地区划龙舟的风俗不同,但龙舟精神的内涵总是不变的,即是热爱国家、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拼搏向前、力争上游。这正契合了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