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院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解码红色精神,书写青春担当

作者:薛琼时间:2025-09-08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沂蒙颂” 全国沂蒙精神志愿者宣讲团,开展 “溯源红色根脉,传递信仰力量”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 “行走的思政课” 书写青春担当。


文物史料激活革命记忆,代际对话点亮传承新径。宣讲团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博物馆等红色场馆,用文物史料讲活红色故事。从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生死大爱,到 “沂蒙六姐妹” 赶制军粮、搭建火线桥的无畏担当,再到淮海战役的英雄事迹,还同步分享沂蒙老区现代建设成果,鼓励孩子们传承红嫂精神、逐梦科学未来。团队还与纪念馆合作,整理“小小讲解员”红嫂故事素材,融入后续红色宣讲,让代际对话的火花,点亮精神传承新路径。


红色技艺联结文化根脉,手造实践凝聚传承力量。学子们走进日照市非遗馆,参观特色手造产品与非遗工艺品,亲身参与沂蒙红色剪纸、虎头鞋制作、草鞋编织与展览活动。活动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红色文化深度绑定,不仅吸引众多社区居民参与关注,更在传承沂蒙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独特魅力。


科技元素赋能红色课堂,启蒙教学浸润童心信仰。团队奔赴日照市城市大脑,以“科技 + 红色”为基础要素,为少年儿童定制“红色启蒙课”。宣讲团成员化身“红色导师”,从“安东卫保卫战”的烽火记忆,到伟大中国的建设成就,用动画演示、互动问答让红色知识“活”起来。孩子们围坐一圈,在“红嫂支援前线”情景模拟中角色扮演,在趣味小游戏里践行红色精神延伸的使命,红色种子在童心悄然扎根。

专业研学解读革命印记,实践体悟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团带领小学生开展 “红色研学活动”,以专业视角解读革命旧址建筑结构,带领孩子体悟建筑智慧与劳动精神中,在研学中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随后,团队引导孩子们运用榫卯技术拼接红色建筑模型。这些由孩子们亲手搭建的作品,虽带着几分稚嫩,却巧妙地将红色建筑的经典形象与现代科技元素相融合,成为“红色基因 + 科技思维”传承理念的生动注脚。

VR 技术重现烽火岁月,沉浸体验感悟红色温度。实践团来到校园红色文化长廊,解锁 “沉浸式 + 科技感” 思政课堂。在红色长廊,成员们重温党史、校史中的红色印记,感悟 “红色基因”与“水院精神”的深度融合;在VR 红色体验环节,大家戴上设备“置身”孟良崮战役战场,见证炮火冲锋,“走进”红嫂救护伤员的茅屋,感受生死与共的温度。

主题分享研讨传承路径,创新思路提升宣讲活力。实践团召开分享会,围绕红色文化研讨、实践总结展开交流,探讨如何创新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将现代工匠精神、水利精神融入其中,并把科技赋能的感悟转化为红色宣讲的创新思路,为后续红色教育、社区志愿宣讲注入新活力。


从“代际对话”到“沉浸体验”,从“红色启蒙”到“科技赋能”,水院学子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让红色根脉在实践中溯源,让信仰力量在传承中传递。这场暑期实践三下乡,既是红色精神的“解码之旅”,更是青春担当的“赋能之行”。水院青年正以实际行动,续写红色传承崭新篇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誓言,在行走中熠熠生辉。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学苑路677号建筑工程系 邮编:276826 电话:0633-7983225
COPYRIGHT©2013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2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