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空前我们应如何应对
作者:沙登阁 时间:2013-12-02 点击数:
近期有一个热门话题常被人提起,中国大学生目前正在经历着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总理李克强同志在13日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以简政放权释放就业创业新活力,促进扩大就业。
那么,为什么就业难问题被一再的提出来呢?今年的就业难空前形式不是一下造成的而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这么多年来,就业问题始终是大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扩招加速,使2013年成为自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第二,我国中小微企业太少、注册登记门槛高、审批时间长、贷款比较难,造成就业容量不大;第三,一方面人才供求信息不对称,造成职位浪费,另一方面,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有些岗位难得其人,还有的专门人才与生产不顾需求,带来供给过剩。第四,社会保障未建立,人才新陈代谢速度慢。
所谓简政放权,实质是将政府机构一个主体的决策权、行动权,交给了千百万干部和人民群众,由千百万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行做出决策和自主行动,让市场活力随之大增。这就是计划经济无一不短缺、市场经济无一不“物资源泉极大涌流”的根本原因。李克强总理讲到“目前国务院部门许可的个人资格有110项,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资质资格证书有229种,名目繁多的资质资格认定,事实上抬高了就业门槛,一纸证书漫长的认定过程更是挡住了不少人的就业创业之路”。一方面,政府部门热衷于个人资质资格证书有其合理性,是从提高劳动者素质着想。但另一方面,我认为造成各级政府部门热衷于个人资质资格证书,还有其深刻的动因,每项资质资格证书都必须考试,有可能涉及潜在的利益收入。就这个意义上看,简政放权、取消资质资格证书认定,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而且有利于减少和消除腐败。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个大问题,这不但需要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大学生自身找准目标、发挥特长、端正态度、提高素质,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