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搬迁那些事(学生工作处 张延东)

发布时间:2018-10-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04年夏天,建校46周年的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整体搬迁到日照,大家纷纷议论着,猜测着,揣度着。有留恋,有惋惜,有不舍……有几个声音,我们来听听。

一、党委决策:搬

2004年5月,学院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整体搬迁事宜。会上,党委书记遇桂春同志讲述了学校整体搬迁至日照大学科技园的原因和背景。

他说,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发展空间狭小的局限日益凸显,学校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整体搬迁是一个痛苦的、长期的决策过程。近几年来,学校领导通过各种途径,多方奔走,寻求上级和地方政府支持,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其主导思想是:立足于在老校区发展,就近在校区附近拓展,满足一段时期的发展需要。但是受多种因素制约,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可以说,这是经过广大教师商讨同意的,是一项民主的决议。为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校领导班子及时召集师生座谈会和教代会,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通过。最后在校党委会上拍板决定。以后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就不存在了。

二、新校区建设者:干

新校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浩大的工程,与一般建设工程相比,日照校区建设具有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头绪多、涉及面广、情况错综复杂的特点。但自2002年4月18日正式奠基以来,校区建设指挥部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内外各界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下,群策群力,埋头苦干,扎实、有序、科学、高效地不断推进新校区建设,不仅实现了如期建成入驻,还彰显出日照校区建设的特色。

在两年的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规划先导是建设的重要特色,也是新校区建设得以顺利、有序、稳步、高效推进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学校不仅邀请了山东建筑大学建筑设计院进行了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设计,还明确了校区各单体建筑的功能、位置、控高、体量、外形、效果等各项参数指标,成为指导单体建筑设计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并进一步委托其编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确保了校区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校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校区功能的最大发挥。

三、全体教职员工:跟

学院整体搬迁的问题牵扯着全体教职员工的心。他们关心着学校发展的前途,也同样憧憬着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有教师说,得知学校整体搬迁的消息后,他们刚开始觉得有些愕然。因为原来一直以为学校会在老校区周围再寻求发展空间,只是关系到部分系部,没想到却是整体搬迁,而且很快搬迁完毕,一时难以接受。

有教师关心搬迁带来的实际生活困难,如住房、交通、子女上学、新校区周围生活设施等。

对此,学校通过各院系例会一一向老师们作了解释。

  1. 学生干部、学生教导大队:上

    在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的主导下,积极开展学生物品搬迁、住宿安置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发挥学生干部、团员带头作用。成立的学生教导大队,平时承担学院新生军训教官、国旗护卫、礼仪表演、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应急事件的机动、军事国防教育活动的助推、水利抗洪抢险突击队等工作。2004年暑假期间雨水比较多,通过数天的集训,全员进入“临战”状态,全面高标准完成了从装车、押运、卸载、分发等复杂任务,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学院学生工作人员坚持在第一线,搞好服务保障工作,全程参与新生及家长的接待工作,进宿舍、开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新生的相关情况,把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保证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位。

    五、坚强后盾--家人:随

    奋斗在搬迁一线的领导、老师们心系莘莘学子,把自己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学院发展事业,他们在新校区建设期间和家人一直相聚很少,而让他们庆幸的是,家人一直对他们工作的理解。“家人的关心与支持,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成为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水院建设中去”一位参与搬迁的老教师如实说。

    事业——同优秀共进步,和睦家庭作后盾。

    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一起携手努力向前,在彼此的岗位上做出成绩,相视时,为对方的进步感到由衷开心,为对方的事业感到骄傲自豪,这也许就是夫妻互相理解支持的另一种表现。

    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与家人之间的真诚关爱、包容尊重密不可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小家圆则大家满,愿水院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愿我们水院的明天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