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
2017年的仲夏时节,当蔚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当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水院的校园,那是我第一次来水院来参加笔试的日子。我到现在都清楚的记得,当时离开学校时的心情,我望着高大气派的水利学院大门口,在心里暗暗的问自己,我能来这所学校上班吗,我会成为这个学校的老师吗?如果我能,那将会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当我再次带着一颗充满期待与紧张的心来水院参加面试的时,我却是怀着极其难过的心情离开的,因为我知道此刻我与水院无缘了。可是后来结果出来,我才明白,原来是自己太过紧张听错了自己的分数。
我也记得第一次来水院上班的日子,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的情景,每个在水院的日子都是我生命中不可复制的日子。
到今年的金秋时节,我与水院相识也有一年了,但他却是一位年满六十岁的长者了。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六十年弦歌不断,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滋兰树蕙。
很遗憾没有陪她走过这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亲自见证这六十年的艰苦卓绝。但是我在老水院人身上感受到了那份对学校的无限忠诚与痴情。每当提到曲阜老校区时,老教师们的眼睛里就会闪着光,充满着无限的回忆,前尘往事,一往情深。
我可以想象,也只能想象,1958年,创校的先辈们,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砖一瓦,一铁一锨,或肩扛或手抬,白手起家垒建当年校园的感人画面;我可以想象,也只能想象,2004年,举校搬迁日照,全院师生跋山涉水,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从头规划,开始二次创业的励志场景;我可以想象,也只能想象,当年的老水院人如何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在忠孝之间做着艰难选择,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水院的那些动人故事。
因为有你们的艰辛付出,才有了水院今天的辉煌成绩。
跟随着新中国不断前进的脚步,我们的水院也在一路向前,向前。从当年的一所普通中专到今天的高等学府,从几百人的小小校园到如今的万人大学,她成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成为了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她获得了很多个荣誉称号,她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输送无数的人才,她成为了每一个水院人的荣耀与自豪。
在千多年前,在黄河之畔,伯阳与仲尼同行论道。老子指着浩浩黄河水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老子把水推崇为自然中最美好的事物,认为善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水德。而我们的水院正是立足于水的这种无欲无求,无私奉献,滋养万物的品质,以“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为校训,本着“”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办学理念,熏陶着一代又一代水院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水院人。
再次回想一年前,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带着些许青涩懵懂,带着些许年少无知来到了水院,从学校的组织人事处到基础教学部,我感受到的是领导们的平易近人,同事们的善解人意和同学们的天真可爱,我被无数的爱和极大的善良包围着。
很幸运在我毕业走向社会后,看到的是社会的光明正义而不是邪恶与黑暗,我感受到是世界的温暖与美好,这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充满斗志。
在今年的春天,我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思政教师的培训时候,有幸听到了全国优秀思政课教师施索华的讲课,她的很多话深深地打动着,也启发着我。她说“真正教育的本质乃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外一个灵魂。”
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一名思政课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灵魂去唤醒灵魂,帮助迷途的孩子找到归家的路。
教育事业是上善的事业,感谢我能与遇见水院,让我找到了奉献青春,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我们水院也迎来了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在水院的六十诞辰之际,在这个盛大美好并且值得自豪的日子,让我这个新水院人和大家一起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去携手创造水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