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危机的起点(魏桂良 林峰)

发布时间:2018-07-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六十耳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对于培养人的学校则是一个拐点。乘势而上,再创成就;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不进既退。

回顾学校60年的发展历程更像社会变革的幸运儿。

1958年,在全国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年代,学校应运而立。创立初期虽经几次搬迁,最终落在儒家思想发源地曲阜。创立学校的一代人不怕苦、不怕累,拼搏奋斗,自力更生,他们在那“战天斗地”的年代虽以为荣,可水院人不应忘记他们的精神。勿忘历史才能面向未来。

在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代,全国各行各业下放劳动改造,学校也不例外。下放到学校劳动改造的人,边教学、边建设、边生产,建起了宿舍楼、教学楼、礼堂、食堂、实验室、生产车间,为以后学校办学奠定了基础;学校下放到不同地方的人,边劳动、边传授、边调研、边学习,为以后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学校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专业技术硬、实践能力强的教学队伍。这对学校来讲难道不是一件幸事吗?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学校凭借良好的办学基础和优越的校址(孔子故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招生形式逐年多样化,招生区域逐年延伸,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得以良性发展。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校通过全国中专办学水平评估,有幸晋升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

1995年后,在山东省中专学校调整中,学校有幸成为山东省为数不多的行业学校。在山东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抓住山东省高校调整后,水利行业无专科学校又逢全国中专学校评选高职院校的良好时机,积极申报高职院校,2002年学校幸运晋升为全国第二批高职院校,学校有中专行列跨入高校行列。

为满足高职办学条件,学校举债,毅然决然建新校,2004年实现了学校主体搬迁至日照。学校实现了有经济相对落后区到沿海经济发达区、有信息相对闭塞区到改革开放区的跨越,学校在校生达到万人以上的规模。这既是一代水院人的胆识,又是全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宏利,水院人幸福感满满得。

2017年,党的“十九大”确定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新战略、新方针,新目标、新要求,新挑战、新机遇,向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吹响了战斗号角,同时也拉响了“危机”警报。回避现实,不敢面对,喊喊口号,虚晃一枪,缺失良机,退而求次,那真就“七十古稀”了。迎接挑战,直面现实,查找不足,迎头赶上,便能乘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列车,一步步驶向未来。

学校战略发展的再定位、专业结构的腾笼换鸟、培养目标的凤凰涅槃等改革,不是那位校长、那个部门、那个教师能完成的事情,而是学校、企业和专家的智慧融合体。

学校或系部应成立“智囊”团队,由学校学科带头人、岗位群的企业代表、社会或区域人才就业或交流中心人员组成,负责调研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报告需求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要求、拟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与方案。

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应由固定式转变为大专业岗位式,针对专业不同岗位群设置知识和技术模块,以适应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各行各业智能化进程中的岗位切换,学生可根据就业需求和兴趣进行一个或多个选择。

学校应与专业高校、企业和专门认证机构或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一是为毕业生谋晋升或就业,二是为特殊专业群的毕业生持证上岗服务。三是为企业提供急需岗位人才的培训服务。四是为学校引进人才和交流人才提供信息和资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水院人弘扬水院精神,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和社会,感知新时代、新挑战和新机遇;请进校内,倾听需求,共谋发展;合力拿出适应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招,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注:林峰,男,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副教授(资格),联系电话:15563711467,通讯地址:曲阜市天华路华能苑,邮编:273100。所在部门:曲阜校区管理办公室;来我院时间:1986年7月:来校年限:32年;职位职称:九级职员,副教授(资格)。

魏桂良,男,1959年12月出生,山东省曲阜市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通讯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校场路9号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曲阜校区管理办公室;邮政编码:273100。所在部门:曲阜校区管理办公室;来我院时间:1981年8月:来校年限:37年;职位职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