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我们走!从这片校园,从这次分手。许多的日夜无奈而逝,韶华几度悄然走到尽头。在灯光下,在草坪上,在书页之间,在笔尖之底,我们种下了几许相思园。教室依然,校园又绿,而时光流泻不再。只有离别时刻,才流光短暂。”
还记得上面那段文字吗?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这是我们1996年毕业留言册上的“毕业献词”。转眼间,光阴流转,毕业22年了!在母校庆祝60周年华诞之际,内心思绪万千,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曲阜,回到了校园……
1993年9月15日,从齐鲁各地求学而至的水校学子纷纷前来报道。17日下午,集合于水校内那两颗古老的核桃树下,从此,水政九三.二这个班集体便组成了,开始了三年的集体生活。班内共有42名同学,来自济南、潍坊、菏泽、枣庄、泰安、淄博、临沂、济宁、烟台、东营、日照、威海的12个地市。班主任是年轻帅气的孙玉琢老师。
入学后,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学校。我们了解到,山东省水利学校位于历史名城——曲阜市,建于1958年,占地274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隶属于山东省水利厅。我们入学时的校长为何庆平老师,毕业时校长为张守德老师。后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到1996年,在校生已经达到了3000人。1994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经过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聘请了孔子的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女士任名誉校长。那时的母校环境优雅,风光旖旎,教学设施先进,学校发展蒸蒸日上,不可限量。
三年的负笈岁月转瞬即逝,初入学时,看到所学的专业是三年制的,觉得好庆幸,可以早点毕业,早点回家。可是到了第三年,真的是那么的不舍,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在学校根本就没有待够,不想毕业,不想离开,感觉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和同学们,前途渺茫,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无所适从。
犹记得各科老师的风采和课堂上的趣事。语文老师李振凌,一席白裙,飘飘若仙,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给我们代语文课的史曙老师和贾维忠老师,各具特色。尤其贾老师,那迷人的男中音演讲,铿锵有力。我的语文功底一直不错,得益于这几位老师的影响。对古诗词的喜爱和朗诵,也是得益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数学老师宋振华,特敬业的一位老师。英语老师张朴,一位美丽优雅的女老师,上课经常提问我,所以,英语没敢懈怠。哲学老师屈建春,曾经教导我们:凡事要用哲学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跟着一位老师学习一点优点,那么,几年下来,会收获很多!几门法学科目的老师是刘连臣,他带着我们去法院旁听,组建模拟法庭,寓教于乐。水资源管理与评价和职业道德都是杜守建老师教我们的,当时老师就提出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那时我们听课的时候,真的不理解,现在,我在工作岗位上深深的体会了老师的远见卓识。侦查取证老师曹秀恩,和刘连臣老师带我们去校外,教我们如何现场侦查取证,如何做的更细致。水力学老师者建论,眼睛大大的,个子不高,一派学者风范。美育老师杨祖国,唱歌特好听。公共关系老师刘子玲,我一直心心念念想念的老师。班主任孙玉琢老师给我们带过经济法、水法等,孙老师不仅教我们课程的知识,也教我们为人处世,照顾我们的方方面面,就像家长一样的细致。往事历历在目,时光匆匆流逝,亲爱的恩师们,您现在还好吗?
翻看着毕业留言册,眼睛湿润了,里面满满的文字记录了当时老师和同学们的殷殷寄语,美好的祝福。经过这二十多年的社会打磨,芳华不再!我们的老师的鬓角也有了些许白发。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芳华,我们的母校已经迁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也升级成了专科院校。学校环境更加优美,师资力量更加强大,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可我们作为水校人的感情依然,“团结吃苦、奉献创新”的水校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如今的工作岗位上,无不体现着水校人的风采。我们水利学校走出的学生在各个阶层的水利战线上兢兢业业,务实求真,为我们的水利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值此母校60周年校庆之际,用简单的文字回忆了人生最美好的水校时光,仿佛乘着时光机又去校园走了一遭,这温暖的回忆不只我有,相信,所有的水校学子都有。让我们把深深的思念化作浓浓的祝福,祝福我们的老师身体安康!桃李芬芳!祝福我们的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
姓名:陈燕;性别:女;工作单位:安丘市水利局;职务:工程师
水政九三.二班,1996年7月毕业,2002年从临朐县冶源水库管理局调至安丘,现任安丘市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一中队中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