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院,生日快乐(模具A151孙栋)

发布时间:2018-07-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1958年,母校成立。

2005年,初次见面。

2008年,含情毕业。

2018年,十年回首。

一个个数字,延伸着母校及学子的快速发展。

一段段节点,浓缩了老师与学生的浓厚情感。

恰逢母校60周年庆,又是自己毕业10周年,太多感谢、感恩,一直铭记于心。

2005年。带着去大海的向往,师哥的真诚推荐,填写了高考的唯一志愿,踏入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大门,或许很多人从骨子里对我们学校不太感冒,但是如果你是局外人,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悲喜只能自己默默体会。

其实世上最奇妙的东西就是缘分,遇见是缘、选择是缘、学有所成是缘、久久难忘还是缘,当亲爱的董老师给我发信息说要写个征文的时候,我一筹莫展,但又万分期待,作为一个毕业十年的学生来讲,真心没有静下心来去认认真真的写过一篇文章,文采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等等诸多的理由都可以成为借口,但是我还是想通过自己不成熟的文字、混乱的叙事思路以及自身成长经历,向我们敬爱的母校予以祝贺,向一直以来对我们关怀备至的老师们道声感谢。

前几日和几个朋友小酌,还谈起来学生时代的一些事情,但他们说的内容让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同学之前的那份回忆,陌生的是他们和老师们并不和谐的相处,说实话,从2005年入校,到现在毕业十周年,我个人一直觉得,师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因为我大学所有经历过的老师、系领导都是那么的贴心、和蔼、友善,一直以来他们的角色都是学校是学习导师、社会是人生导师,真实而又默契。像当时我们系的肖书记、汤老师、董老师、殷老师、杨老师以及我们的班主任宋老师,我们一直保持着沟通交流,我们有一个微信群,没事还可以一起聊聊天、发送一些节日问候,这种情感我想局外人是难以体会的。

说到这,就想起来我们机电系2005级的学生会,我们一群十几个人现在都各奔东西,但是我们的感情都是亲如兄弟姐妹,有事一起沟通、困难一起帮助,一起分享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毕业好几年的时候,和老师们一起小聚,还经常会提前我们这一级的学生会是多么优秀、多么团结,这或许是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财富和知识。

就我个人而言,回想起在学校的时光,充满了美好,充满了怀念也见证了成长。从农村出来,第一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学习和生存,这个过程是值得回味一生的,2005年8月25日从老家菏泽和两个高中校友一起坐绿皮火车来到了日照这座城市,那天的天气和所有小说桥段都是一样的,天空下着雨,天气灰蒙蒙,从车站走出来就坐上学校接送的公交车上,车窗闭不严,座椅上全是雨水,行李搭在座椅上靠背上,一路站着到了“德胜园”生活区。此时想起,2005年日照火车站、日照的街道、大学城周边的样貌都历历在目。

我老爹有个习惯,喜欢把我上学期间的一些证书都码的整整齐齐,放在我老家的抽屉里,当然包括我在大学有获得的荣誉以及合影照片,有一二等奖奖学金证书、优秀班干部证书、优秀教官证书、省级优秀毕业生证书等等,这些不是说我在学校学习多么优秀,我是想说大学真的是公平的,你应得的、你争取的,自然会得到,这些会见证一个人的成长足迹。

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因为身高的原因,都是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一职,但是我的心理素质很差,站在四五十人的班级前面,喊口号、喊指令,说话都磕巴,为了锻炼自己,凡事我会尽最大努力去表现自己,让自己克服恐惧,在大二的时候,主动报名参加了教官的选拔(之前都是学长军训学弟学妹,不止现在还是否有这个传统),一个学期的训练选拔,从200多人队伍筛选到47人,有受不了苦主动退出的、有素质欠缺被踢出的,我庆幸我坚持到了最后,随后参加了新生的带队军训,大三那年,感恩系领导的推荐,成为了系军训中队长,责任越大,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越大,但最终还是过来了,两年的时间,让我的心理素质有了质的提升,以至于在初入社会的很多年中,都担任公司的各类活动的主持人,所以,时常要逼自己一把。

路,真的都是自己走的,环境,也是需要去适应和改变的,母校会在一生中最重要的节点,去给你创造最好的平台,你把握住,你就成长了,你把握不住,你就荒废了。任何时候,你要相信,你就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母校、老师、同学、同事、朋友,他们也会把同样的东西反馈到你的身上,我相信我们学院每个人都是最棒的。

最后还是要再次祝愿母校,60岁生日快乐。您永远都是学子心灵的港湾!

个人简介:

孙栋,男,菏泽鄄城人,1986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山东松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2005年8月进入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学习,专业为模具设计与制造,2008年7月毕业,目前生活在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