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评论 >> 正文

勿忘苦难 勇毅前行

发布者:江东平 [发表时间]:2021-12-14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古朴庄重的国家公祭鼎,静静安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上,160字铭文向人们诉说着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国家公祭,是民族苦难的沉痛追思,是国家记忆的深刻固化,是维护和平的庄严宣示。

历史,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在一次次记忆唤醒中显得愈发明亮。翻开1937年日历,卢沟桥畔的枪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淞沪战场的炮火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南京保卫战的硝烟里,守城将士唱响金陵悲歌,誓与南京共存亡,为保卫南京战至最后一刻。12月13日,南京沦陷,30万生命被践踏、被杀戮,永远倒在了持续6个多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孩童的恐惧、妇女的泣血、老人的绝望……成为这段黑暗历史最令人心痛的一页。

勿忘苦难,要加强历史记忆的传承传递。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在儿女的陪伴下向遇难同胞名单墙献花。98岁高龄的谢桂英老人忍不住哭诉84年前不堪回首的往事,曾经三次死里逃生,头上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惨遭日军侵害的经历深埋心底80多年后,才鼓起勇气揭露侵略者的暴行,那是不忍触碰的伤痛,还有对遇难亲人没有断过的思念。纪念馆里,遇难同胞名单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档案墙上一万多盒历史证人的档案,幸存者照片墙上1213双警醒世人的目光,是对一切违反人类文明、践踏人类尊严、挑战人性底线的侵略暴行的正义谴责和深刻警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侵略者杀戮的英雄烈士和无辜同胞,在历史记忆代代相传中化作了城市的记忆、民族的记忆、国家的记忆。

勿忘苦难,要感悟珍爱和平的深刻意义。“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战争的蹂躏。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此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铭记苦难历史,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中得出的深刻结论。亲历过战争的苦痛,更深知和平的宝贵,更要对任何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保持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

勿忘苦难,要砥砺开创未来的奋发之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清醒,才有不忘国耻的自觉;教育后人,才能激发圆梦中华的担当。中华民族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今天的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今天的南京,正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走共富之路,向着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目标迈进。只有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让一切欺负、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妄想彻底破灭,让一切阻挡中国发展进步的图谋彻底失败,才是对抗战英烈和死难同胞的最好告慰。

大变局的世界和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汇聚起家国情怀的磅礴伟力。让我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强国有我”的昂扬姿态,勇毅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惜时、努力,再奋斗!

(作者系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评论员)